查看原文
其他

☞推荐||作为玉米人,这些问题你是否都考虑过?

2016-06-07 徐航 智种网NOVOSEED



文|徐 航

(玉米种业资深人士,智种网特约撰稿人)

原题:玉米科学的N个问题



 「讨论」欢迎大家就玉米科学的N个问题进行讨论!



 引  言 


集多年的思考,冒昧地提出关于玉米科学的一些问题。有些是事关农业生产大计的重要问题,有些只是个人关心的学术问题。其中的部分问题自己有一些数据和看法,将逐一与大家讨论。而更多的问题只是觉得很重要,但又无人问津,提出来希望引起各方注意并引发讨论。


一、 中国和美国化肥用量与产量悖论



中国化肥用量快速增长,产量增长缓慢。美国化肥用量稳定二十年,产量却增长较快。中国单位面积化肥用量远超美国,单产却远低美国。涉及问题: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1

秸秆还田。

2

玉米大豆轮作。

3

中美诊断施肥标准的差异。

4

转基因品种及耐瘠品种的影响。

5

中国农民超施肥原因。

6

中美品种沿革的肥力适应性趋势。
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二、土壤有机质


    

美国通过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普遍上升,中国几乎全面下降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1

中国目前耕作方式继续下去,土壤有机质的平衡点在哪里。是否能保证持续发展。

2

玉米秸秆的可供还田量

3

可行的还田技术方案。

4

秸秆还田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益,是否需要政府资助。


三、玉米灌溉


水利部门在传统雨养农业区先后打了大量抗旱机井,有的还给了配套设备。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,即使出现旱情,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,浪费严重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1

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灌溉经济效益。

2

不同条件下的合理灌溉方式。

3

国家投资水利设施的环境标准及投资方式。

4

如何管好用好现有灌溉设施。
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四、中国农业机械化之路


中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一条从大型到小型如今又到大型的回旋之路。机械化的优势一般是在提高工作效率,而中国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,需要同时提高单产。畜力与机械、大型机械与小型机械两套成本的问题一直存在。(推荐:☞推荐||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1

美国成套大型机具直接应用的可能性或可借鉴之处。

2

如何处理好大型成套机具取代众多的马力过剩的小型机具这个过程。

3

适于全套机械化的耕作方式。

4

适于机械化的品种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五、土壤深松


前苏联马尔采夫无壁犁深松耕法传入中国之后,1970年代黑龙江掀起一个深松高潮,之后又有马骞、迟仁立等人对深松进行了进一步研究,近年来也不断有关于深松的研究报道。几乎所有研究都肯定深松的效果和效益,但几起几落,没有被农民普遍接受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1

什么是理想耕层构造,深松在其中的作用。

2

国外深松发展现状。

3

深松的环境适应性。

4

深松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。

5

深松与现有耕法或将来耕法的结合。

 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六、早熟高产


一般认为应种植适宜熟期品种。在生产上早熟高产品种常有出现,但晚熟高产品种则更多。区试中限制熟期的做法似乎是在肯定晚熟高产。

1

早熟高产机理和晚熟高产机理。

2

不同熟期品种与密度的关系。

3

早熟品种提高品质和适于机械收获的经济效益。

4

选育早熟高产品种的策略。

5

早熟基因寻找及应用。


七、收获指数



玉米收获指数缺少专门的研究,在其它研究中涉及的收获指数说法不一。在叶面积指数接近极限的情况下,深入研究收获指数,应该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。

1

收获指数与密度的平衡关系。

2

单株收获指数的稳定性与品种适应性。

3

收获指数与植株形态的关系。



八、 理想株型 



有没有理想株型,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。一般认为类郑单958是理想株型,但先锋的一些耐密株型与其并不相同。


(Photo Source:百度图库)


1

不同耐密株型的耐密机理。

2

某种株型各器官的连锁关系。

3

叶片光分布之外的其它因素。

4

中外株型演变史。


九、大垄双行种植



大垄双行问题是一个植株田间分布的均匀性问题。此技术已研究推广20多年,研究报告都是正面的,但始终没有大面积推广。(推荐:☞推荐||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

1

植株田间分布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。

2

增加下层叶片光照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。

3

根系分布与水肥利用的关系。

4

结合深松、留茬的整体效果。

5

整体技术的成本与效益。

6

机械播种和收获问题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)


十、品种退化


区试每年审定通过新品种,生产上品种也不断更新,但1990年代以来,玉米主产区单产提高缓慢。原因是老品种在退化。区试中新品种增产,是因为对照产量下降了。(推荐:玉米品种退化问题讨论(文章链接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1487219b80102w8e2.html),里面有徐老师针对品种退化问题的两篇分析文章。

1

品种退化原因。

2

使用周期长的品种的共同特点。

3

生产环境变化对品种的影响。




(Photo Source:pioneer.com 编译:新锐恒丰研究院)


十一、新老品种的环境适应性


化肥用量不断攀升,土壤有机质逐渐下降,玉米连作持续不断,气候变暖,二氧化碳浓度上升,降水量增减等一系列变化,加快了老品种的淘汰,新品种需要适应这些变化。(请参考☞推荐||玉米密度的变化(先锋研究)


1

新老品种肥力适应性的差异。

2

适应性与种质的关系。

3

预测环境变化对新品种的要求。



十二、高密度增产机理


用高密度提高产量已成共识,但增产机理并不清楚。如能搞清这个问题,可能在产量形成理论上有所突破。

1

玉米高产群体的单株产量是否有最适值。

2

小叶片是否光能利用率更高并有利于通风。

3

高密根系分布是否更有利水肥吸收。

4

提高密度与收获指数的平衡关系。



(Photo Source:Google Image,请参考:☞推荐||玉米密度的变化(先锋研究)


 注:来源--新浪博客《说玉米》链接http://blog.sina.com.cn/xuhang1953
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

购买请联系  高洪昌

(微信号:gao563144997)




近期热文

☞推荐||刘石:交换才能够体现种质资源的价值

☞推荐||刘定富:提高美国玉米单产的革命性因素

☞推荐||玉米密度的变化(先锋研究)

☞合作||智种网与中玉金标记初步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

☞推荐||如何实现籽粒机收?

☞合作||祝贺智种网与德国PETKUS(北京)达成战略合作

☞求解||当前玉米育种中的27个重要问题?

☞推荐||中国玉米百年变迁简史

☞推荐||玉米品种地图(修改版)

☞推荐||育种家Troyer教授耐密性的自交系表型选择方法


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,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所发内容仅供学习、交流之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,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留言联系。


----新锐恒丰研究院福利----


我们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!有多本玉米种业相关书籍赠予热心读者。每天都送,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(每条文章都可以评),点赞最高者(数量超过三十),小编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。当然,评论的质量新锐恒丰研究院会进行把控的。


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打赏

The more we share,the more we have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